中國成品油價迎來年內第十次上漲。此次調整后,國內92號汽油全面進入“九元時代”,部分地區95號汽油進入“十元時代”。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14日消息稱,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14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90元和375元。
折合升價,全國平均來看,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每升分別上調0.31元、0.32元和0.32元。
調價落地后,一些地區95號汽油價格將直接邁入“十元時代”,比如:海南、西藏等。多數地區95號汽油價格也接近每升10元。比如北京,調價后,95號汽油每升將漲至9.91元。
定價機制與國際油價聯動 距“天花板”一步之遙
目前國內實行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與國際油價有條件聯動,計價和調價的周期都是固定的,為10個工作日。公開信息顯示,國家發改委根據新加坡、紐約和鹿特丹三地的原油市場價格變動情況,來確定調整成品油價。當上述三地原油加權平均價格變動超過一定幅度時,國內成品油價就將進行調整。
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進一步完善了成品油價格機制,設定了調控的上下限。成品油調價上限為130美元/桶,下限為40美元/桶。即國際油價高于130美元/桶時,國內汽柴油零售最高限價不提或者少提;國際油價低于40美元/桶時,汽柴油零售最高限價不降低;國際油價在40~130美元/桶之間運行時,成品油價格該漲就漲,該降就降。
自從上述機制啟動以來,國內成品油調價還未觸及過130美元/桶的“天花板”。當前國際油價徘徊在120美元/桶左右,距離130美元/桶的價位還有約10美元/桶的價差。
中國油價處于中等水平 零售存“五連漲”可能
全球石油價格網數據顯示,以6月15日的價格為標準,全球汽油價格最貴的地方是香港,一升汽油接近20元;最便宜的是委內瑞拉,一升汽油還不到0.15元。
一般來說,富裕國家的汽油價格相對較高,而汽油價格低廉的地方大都是產油國。比如:挪威、丹麥、芬蘭等北歐國家油價是全球最高的區域之一,僅次于香港,一升油大約在17元至19元。荷蘭、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油價也相對較高,每升油價在14~16元左右。而中東國家油價相對較低。
根據全球石油價格網數據,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汽油價格從高到低排,中國大約排在80多位。近些年,中國70%以上的石油依靠進口,油價受國際市場波動影響較大。
此前有網友問,2008年國際油價每桶超過140美元,國內油價每升才6.3元,怎么現在國際油價120美元,國內油價已經升至10元左右了,是桶變貴了嗎?
對此,中石化在官方微信上回應稱,2008年,為了不把高油價傳遞到各個行業,國家和“三桶油”斥巨資進行了補貼。當時每升油補貼了車主4元至5元,共計補貼1652億元。這才出現國際油價和國內成品油“價格倒掛”的現象。
卓創資訊指出,夏季不僅是需求旺季,且處于墨西哥灣地區颶風的高發期,或將進一步推高油價,預計短期內國際油價易漲難跌。多家機構也預測,未來幾個月,國際油價預計漲至每桶140美元至150美元。這意味著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存“五連漲”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