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滬指盤中弱勢震蕩下探,一度跌超1.5%,臨近尾盤跌幅收窄;深成指、創業板指盤中數次沖高回落,臨近尾盤再次探底回升;上證50指數大幅下挫,盤中一度大跌2.5%;兩市成交額再度突破萬億,北向資金大舉凈流出,全日凈賣出超130億元。
截至收盤,滬指跌0.89%報3255.55點,深成指跌0.3%報11999.31點,創業板指跌0.39%報2546.49點;兩市成交10910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135.19億元。
盤面上看,傳媒、電力、保險、地產、銀行等板塊跌幅居前,燃氣、建筑、港口、物流、鋼鐵、券商、釀酒等板塊均走弱;汽車股再度活躍,農業、有色、化工、軟件等板塊走強,有機硅、鴻蒙概念、氟概念、鋰電概念等表現活躍。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從外部環境看,市場即將從我們4月底部提出的“黃金坑”修復上升行情階段進入新的震蕩格局:短期經濟修復進度預期修正、美國滯脹預期加強都對A股進一步上攻形成壓制。當然這些因素也并非完全市場意料之外的新沖擊性因素,目前看市場也不具備重回“黃金坑”底部的條件。因此,投資者可考慮基于震蕩市格局基調,不宜輕易追高,低位可布局,重點關注業績增長確定的成長股和部分有提價能力的資源、消費品。
中金公司表示,短線A股市場或仍有望在波動中繼續修復,但整個下半年看,在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影響下,市場路徑可能并非單邊上行,市場絕對收益的空間取決于中國能否盡快實現基本面的持續企穩改善。結構上,我們建議下半年以“穩”為主。近期成長風格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我們認為在流動性寬松的背景下,部分前期跌幅較大、估值和盈利逐步匹配、景氣度維持高位的部分成長可以做結構性布局、關注階段性修復,而戰略性風格切換至成長的契機需要關注海外通脹及中國穩增長等方面的進展。
當前關注三個方向:1)“穩增長”或有政策支持的領域:基建(傳統基礎設施及部分新基建)、建材、汽車及住房相關產業有政策預期或實際的政策支持;2)估值不高且與宏觀波動關聯度相對不高的領域,特別是部分高股息領域:如基礎設施、電力及公用事業、水電等;3)基本面見底、供應受限或景氣程度在繼續改善的部分領域:農業、部分有色及部分化工子行業、煤炭,及光伏與軍工等。